得獎作品
公開組
學生組
比賽詳情
參賽主題
路政署誠邀全港市民在十八區不同主題及設計風格的指定街景美化地點,透過從多角度欣賞香港社區街道景觀,拍攝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為主題的照片。
參賽組別
學生組 - 就讀香港中、小學全日制學生
公開組 - 香港居民
每位參賽者只可參加一個組別。
參賽方法
參賽者須填妥參賽表格並連同不多於三份參賽作品,於2024年10月1日至31日(香港時間23:59:59截止)期間,一併以電郵遞交至75A_photocontest@hyd.gov.hk。
作品要求
拍攝地點 : | 其中一個攝影比賽指定地點 |
主題 : |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國慶75周年」) |
作品標題 : | 不多於20字 |
格式 : | 必須為JPEG、JPG或PNG檔案 |
檔案大小 : | 建議不超過10 MB |
解析度 : | 建議至少1,600個像素(水平或垂直照片) |
示範照片 :
指定拍攝地點的有關構築物已加入以下與「國慶75周年」相關的標示,參賽者可直接拍攝包括這些標示的照片。
參賽者亦可發揮創意,自行準備及加入與「國慶75周年」相關的元素或道具以拍攝照片。
拍攝地點
21個攝影比賽指定地點
(請按下列相片以獲取更多資訊)
-
No. 01中西區
中環港外線碼頭街景美化區 -
No. 02 中西區
紅棉路行車天橋 -
No. 03 東區
東區走廊近筲箕灣巴士總站的行車天橋 -
No. 04 南區
橫跨香港仔海傍道近湖南街的行人隧道 -
No. 05 灣仔
橫跨告士打道近柯布連道的行人天橋 -
No. 06 離島
橫跨順東路近裕東路的行人隧道 -
No. 07 九龍城
橫跨蕪湖街近漆咸道北的行人天橋 -
No. 08 觀塘
藍田公共運輸交匯處的行人天橋 -
No. 09深水埗
西九龍走廊近通州街及荔枝角道的行車天橋 -
No. 10黃大仙
橫跨龍翔道近大磡道的行人隧道 -
No. 11 油尖旺
雅翔道行車天橋 -
No. 12 北區
橫跨百和路近蓬瀛仙館的行人隧道連同其升降機 -
No. 13 西貢
橫跨環保大道近康城路的行人隧道及接連的擋土牆 -
No. 14沙田
大圍港鐵站周邊街景美化區 -
No. 15 沙田
橫跨沙田路近威爾斯親王醫院的行人隧道 -
No. 16 大埔
橫跨南運路近寶湖路的行人隧道連同其升降機 -
No. 17 葵青
橫跨興芳路近葵益道的行人天橋 -
No. 18荃灣
荃灣路德圍街景美化區 -
No. 19荃灣
荃錦交匯處近大河道北及惠荃路的行人隧道 -
No. 20 屯門
青田路橫跨震寰路的行車天橋 -
No. 21元朗
洪天路往天影路橫跨屏廈路的行車天橋
比賽期間,參賽者可在指定拍攝地點的當眼處看到以下標示:
評審準則
評審方法
主辦單位會先按照評審準則(包括配合主題度、創意、視覺美感及拍攝技巧),於每個組別的參賽作品中選出入圍名單,然後交由評審團作最後審議,從而於每個組別分別選出冠、亞、季軍各1名及優異獎7名。
結果公布
路政署預計在2024年12月於此比賽網頁公布結果,得獎者將獲另行通知頒獎典禮及領獎事宜。
獎項
獎項詳情
每個組別均設冠、亞、季軍各1名及優異獎7名。
港幣$7,500禮券、
獎座及獎狀
港幣$5,000禮券、
獎座及獎狀
港幣$2,500禮券、
獎座及獎狀
(共7名)港幣$750禮券、
紀念品及獎狀(每名)
港幣$3,000禮券、
獎座及獎狀
港幣$2,000禮券、
獎座及獎狀
港幣$1,000禮券、
獎座及獎狀
(共7名)港幣$300禮券、
紀念品及獎狀(每名)
條款及細則
比賽條款及細則
- 參賽者須以個人形式參賽,並在參賽表格填妥真實及正確的個人資料,然後把填妥的表格連同參賽作品一併透過電郵方式遞交至比賽指定的電郵地址。是次比賽不接受郵寄方式遞交作品。
- 按參賽資格,每位參賽者只可參加一個組別。凡於比賽截止日期當日仍未年滿18歲之參賽者,必須已獲得其家長或監護人同意才可參加是次比賽。
- 每位參賽者只可遞交不超過三份作品。如果參賽者遞交超過三份作品,只有首三份作品會獲評審。每位得獎者最多只會獲發一個獎項。
- 所有參賽作品須以大會指定主題作為題材,並附有總字數不多於20字的作品標題。個別得獎者將獲邀提供不多於100字的作品簡介(不包括標點符號)。
- 參賽者可使用數碼相機或智能電話拍攝參賽照片。建議每張參賽照片的檔案大小不超過10 MB,解析度至少1,600個像素寬(水平照片)或1,600個像素高(垂直照片),而格式必須為JPEG、JPG或PNG檔案。
- 參賽者可裁切作品及進行少量色彩加深(burning)、色彩加亮(dodging)、或色彩校正(colour correction)等修改,惟不接受參賽作品使用任何數位修圖手段增加或消去圖上任何物件。
- 參賽者不得在參賽作品上加添任何線條、水印或圖案。
- 參賽者須保留作品原始數位檔案,以證明參賽者本人是其所提交作品的原創者。主辦機構可以要求參賽者提供含有EXIF資訊的原始檔,並有權取消未能出示證明的參賽者的參賽資格。
- 所有參賽作品均須為參賽者原創,並且未曾公開發表、出售或用以參加其他比賽。
- 參賽者須取得照片中人士的合法授權,以遞交至比賽指定的電郵地址、上載至相關網站、社交平台或其他場合作任何展示、宣傳或有關的非牟利用途。
- 參賽者須保證所提交之資料為真實正確,不得冒用任何第三者之資料。得獎者於領獎時須出示其個人身分之證明文件以核實其得獎資格。凡於比賽截止日期當日仍未年滿18歲之得獎者,於領獎前必須提交其家長或監護人的同意書。
- 參賽者須保證其參賽作品沒有侵犯其他任何個人或實體之版權、商標權、肖像權、隱私/公開權、以及知識產權,且沒有第三者對該參賽作品具備任何權利、所有權、主張擁有或相關利益,亦沒有違反其他相關法例。
- 參賽作品不能包含淫褻、暴力、色情、誹謗、不良意識、人身攻擊、政治、宗教、侮辱成分或任何具爭議性及不適當的內容,或引用任何公司或實體的任何名稱、產品或服務,或任何第三方的商標、標誌或作任何品牌、產品或服務的推廣,且不違反香港法律,否則,主辦機構除有權取消其參賽資格外,參賽者亦要自負法律責任。
- 若參賽作品引起任何有關違反法律和版權條例的爭議,一概與主辦機構無關,參賽者須承擔全部責任。
- 所有評審結果以評審團的最終決定為準,參賽者不得異議或上訴。
- 主辦機構將擁有所有入圍作品及獲獎作品的版權。參賽者同意及接受主辦機構以任何形式刊載、公開展示其作品及將有關作品製作成任何物品,例如於公開展覽會、主辦機構的網站、社交網站或出版物中公開展示或刊載,亦無需通知參賽者或向參賽者支付任何版權費用。
- 參賽者一經遞交作品,即表示同意遵守和接納是次比賽所有條款及細則。主辦機構保留隨時修訂是次比賽的條款及細則、內容及安排的權利,而無需事先通知。參賽者遞交作品前需詳閱所有條款及細則。參賽者如違反是次比賽的條款及細則,主辦機構有權取消其參賽資格。
- 主辦機構保留可隨時取代任何獎品的權利,無需事先通知。所有禮券不可兌換現金。禮券須於指定商號使用,並受指定商號所列之條款及條件約束,主辦機構不會就這些條款及條件以及產品之質素負上任何責任。得獎者在領取獎品後,若有遺失、損毀或被竊,主辦機構不會作出補償。
- 是次比賽所收集的參賽者個人資料,只供處理有關是次比賽的事宜及聯絡得獎者等相關用途。參賽者個人資料將會在頒獎典禮後6個月內銷毀,按比賽結果而公布的姓名除外。
- 比賽條款及細則的中文和英文版本如有任何抵觸或不相符之處,應以中文版本為準。
查詢
如有查詢,請電郵至75A_photocontest@hyd.gov.hk。
路政知多少
街景美化與綠化
路政署近年致力優化街道景觀,除是次攝影比賽選取的21個美化地點外,本署亦已為數十條分布於全港各區的橋樑隧道引入特色主題設計,增添地區獨特色彩;且為多個其他道路構築物引入色彩設計,使其與周圍環境更顯和諧。部分設計已收錄在《街景•誌》,大家可細心欣賞。
另外,大家亦可透過以下短片,跟著設計師到現場欣賞他們別出心裁的作品和了解背後的設計理念:
優化街道景觀當然少不了綠化的工作,本署現正推行「承思•續後:斜坡植林優化計劃」,有系統地逐步移除轄下路旁斜坡及快速道路旁的老化台灣相思,並以多種高生態價值的原生及本地化植物取而代之,令路旁景觀更多元化,守護及豐富市區的生物多樣性,推動可持續的樹木管理和打造生機勃勃的環境,同時保障道路使用者的安全。
本署在2024年香港花卉展覽中以「路尋脈樂‧雀躍傳承」為展區主題,介紹上述兩個項目。參觀者穿過花團錦簇的隧道和道路,探索與大家息息相關的道路設施,以及體驗道路網絡帶來的便捷和穿梭其中的樂趣。本署在是次展覽更榮獲「園林景點─最佳設計大獎(本地展品組)」,充分展現部門在美化香港街道方面的心思。想了解展區的設計特色,可瀏覽介紹短片。此外,本署以「幸福滿園‧童心綻放」為主題的展區,亦同樣在2023年香港花卉展覽中榮獲同一項大獎。歡迎瀏覽活動短片,一同感受這個展區帶給大家的溫馨幸福感。
成就生活每一步
本署在優化街道景觀的同時,亦一直努力推展各項運輸基建項目,積極應用創新科技提升建造和保養公共道路設施工作的效率和質素,並迅速應對惡劣天氣對公共道路的影響,致力為市民帶來更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和持續改善的生活質素。本署除製作了《成就生活每一步》短片簡介部門的工作外,亦在此重點介紹部分與市民日常出行息息相關的工作。
推展大型道路工程項目及建設社區道路設施
路政署負責推展多項主要道路工程項目,包括興建中的中九龍幹線。連接西九龍至九龍灣及啟德發展區的中九龍幹線通車後,於繁忙時間從油麻地交匯處至啟德交匯處的行車時間將由約30分鐘大幅縮減至約5分鐘。
此外,近年通車的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提供往來新界西北與港珠澳大橋、香港國際機場及北大嶼山最直接的路線及另一條往來機場的替代通道。自屯門─赤鱲角隧道於2020年年底啟用後,屯門南往返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及香港國際機場的行車時間,已由以往約30分鐘大幅縮減至約10分鐘。這個工程項目採用了多項嶄新技術,並榮獲多個獎項,想了解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為市民出行帶來的便捷,或進一步了解項目採用的嶄新技術,可觀看以下短片:
除興建新道路外,本署亦會按實際情況及成本效益,在部分上坡地區建造和設置行人天橋、升降機、自動扶梯等行人設施,以提升該等地區的易達性。例如位於葵涌大窩口道至禾塘咀街的升降機及行人通道系統屬全港首個公共斜道升降機系統,為葵涌邨一帶居民出行帶來便利。
公共道路設施的維修保養
本署定期檢查轄下的公共道路設施,並安排所需的維修保養工程,如修補路面坑洞、重鋪路面、更換損壞的交通標誌及街道設施等。本署亦積極提升公共道路照明設施保養工作的質素,例如本署自2017年起引入智能路燈管理系統,實時測量照明設備的運作參數,監測公共照明系統的健康狀況,以便適時進行故障調查及維修。本署以不同技術提高路燈運作效率,包括利用感光器控制、天文時間開關電力供應,以及使用發光二極管(LED)燈具,同時於特定地點豎設裝飾路燈及進行燈柱美化工作,以配合及美化附近環境。
積極研究拓展、應用創新科技
為持續提供優質的道路維修服務,路政署積極引進創新和先進的測量技術,包括移動激光掃描及影像系統、地面激光掃描儀,以及人工智能系統等,透過分析巡查道路時拍攝的路面照片和收集的詳盡數據,自動精準找出路面裂縫及其他欠妥狀況。本署亦會使用小型無人機,勘察難以到達的道路構築物(如橋樑、隧道內部等),以提升檢查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有關科技能支援道路基建的策劃、設計、建造和保養工作,使本署人員更有效率及準確地進行道路的巡查工作及維修工程。
本署亦積極推動道路工程相關的研究與拓展工作,例如與香港理工大學共同成功研發適合本港環境天氣及耐用度更高的瀝青物料新配方,以期減少進行道路維修的頻次。本署更融入物盡其用的理念,為廢棄車胎與玻璃瓶賦予新生命,研究將廢棄車胎橡膠粉添加到傳統瀝青鋪路物料以提高路面耐用性,亦使用循環再造碎玻璃含量日益提高的環保路磚鋪設行人路,令路面維修工作更環保。
應對惡劣天氣對公共道路的影響
為應對惡劣天氣,本署緊急控制中心透過演練,模擬風暴期間巡查全港主要道路及處理緊急道路事故,讓本署人員及承建商團隊在風雨季前熟習相關工作流程和在緊急修復道路設施時的注意事項。本署亦持續採取預防措施,如指示承建商預先檢查轄下較高風險道路、結構和行車或行人隧道內的排水泵房設施。此外,本署為路旁斜坡進行每年例行維修檢查,並為較高風險的斜坡和擋土牆進行防護維修和加固工程;為路旁斜坡和高速公路定期進行樹木護養,修剪過盛的植物和有問題的樹木,並在風雨季前完成樹木風險評估和相應緩減措施,以加強應對惡劣天氣的能力。
2023年9月8日的特大暴雨導致全港多處地點出現不同規模的山泥傾瀉,令道路受阻,本署聯同相關部門爭分奪秒進行緊急維修,務求盡快重開受阻道路,減低對市民出行的影響。以下是其中兩項極具挑戰性的搶修工作:
石澳道
近爛泥灣一段石澳道因山泥傾瀉而下陷,其中一條行車線損毀嚴重,需全線封閉進行緊急維修。路段經搶修後於翌日(9月9日)晚上重開一條行車線。本署隨即展開緊急斜坡鞏固工程,其後亦完成增設排水溝、優化鄰近集水坑、清理相關渠道等渠務改善工程,進一步提升路段在惡劣天氣下的排水能力,加強行車道安全,而受影響路段已於2024年2月29日全面恢復兩線行車。想了解這次緊急維修及改善工程的經過,可觀看此短片。
耀興道
筲箕灣耀興道上方的天然山坡發生嚴重山泥傾瀉,導致位處耀東邨耀明樓對出的行車道需全線臨時封閉。本署在完成首階段難度及危險性相當高的緊急斜坡復修工程後,於2024年3月23日重開一條行車線供西行單程行車。本署其後繼續以噴漿混凝土和加裝岩釘等技術加固山坡和部分孤石,而該段耀興道已於2024年6月30日恢復全線來回方向行車。
想知更多有關本署工作的最新消息,記緊留意本署的Facebook專頁、Instagram帳戶和YouTube頻道!
©2024‧路政署 | www.hyd.gov.hk